打造又一城市名片!市建科院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龙门浩老街•下浩里正式开街

发布时间:2022-11-09 16:35 浏览:1397次

11月5日,由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市级重点项目龙门浩老街拓展区项目(下浩里)正式开街。

龙门浩老街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域——南滨路中段,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包括已经对外开放的“首开区”(龙门浩老街)、刚开街的“拓展区”(下浩里)。此次开街的下浩里位于南滨路、东水门大桥北侧,与龙门浩老街首开区隔桥相望、无缝连接,是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身为百年老街——下浩(下龙门浩)所在地,也就是重庆人熟知的下浩老街,而其所在的“龙门浩月”,更是明代“渝城八景”和“巴渝十二景之一”。

在改造修复过程中,龙门浩老街拓展区项目(下浩里)秉持“尊重、保护、传承、创新”历史文化的理念,深度考究论证传统建筑工艺技法,采用“城市针灸”模式,通过“减、整、留、加”四个举措和“原址原建、原面积、原高度、原风貌”四个原则,尽可能按照“筑台、退台、悬挑、杆立、叠檐、院落”还原构成老街整体建筑及街巷肌理,对原有85栋房屋建筑进行设施优化,最终呈现了75栋(加固修缮38栋、整治更新建筑37栋)。一方面保留了曾经的法国永兴洋行、武昌中华大学旧址、比利时领馆、合记堆店、白理洋行、温家院子、美国大使馆武官处、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和中国银行国际部旧址等老建筑,使建筑风貌集开埠、民国、抗战等重庆地域文化特色为一体;另一方面,有机融合文化艺术内容及新消费品牌,置入溪水步道旁、山林茶肆间、文保建筑前,让游人沉浸感受这座城市深刻的人文肌理和古往今来的传承脉络。值得一提的是,下浩里老街的修复材料采用本地青砖、旧瓦、条石,架构多以砖石、砖木、钢木为主,旨在通过绣花之功留存老街记忆,充分还原老重庆市井生活场景,真正让广大市民朋友“看得见久远的历史,闻得到熟悉的味道,摸得着建筑的质感”。

作为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代建、监理)单位,市建科院自承接项目以来,在初设、施设到施工等阶段开展全方位统筹协调管理。因众多建筑所处年代不同、建筑风貌不同、历史环境不同,为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历史信息,现场人员每天行走在楼栋各个角落,检查各建筑是否按原风貌进行修缮,及时处理各种细节问题;为保留原风貌,小到一个瓦楞、一个窗沿的制作工艺都与施工单位反复推敲;为完成节点工期,对既有修缮又有更新的原85栋建筑分类、分片区制定施工管理计划,每日量化管理;对于楼挨楼、墙贴墙面临的施工难题,协调施工单位顺利完成挖凿、吊装、运输等工序……经过两年多的奋战,最终按照方案及设计要求,真实还原了历史老街的风貌,获得了业主高度认可及一致好评。

近年来,市建科院深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更新领域,承担了龙门浩老街拓展区项目、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EPC工程、劳动人民文化宫改造提升项目、印制二厂和印制一厂改造工程、杨尚昆旧居修缮、南川区大观镇张之选碉楼整体修缮、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项目文物保护修缮、石宝寨安全性评估等典型项目。未来,市建科院还将继续深入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文物保护领域,通过精细化的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手法,在深入理解城市文脉、尊重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兼顾建筑原有风貌和活化利用功能,探索留住“历史感”、重塑新业态的城市焕新方式,使历史建筑在“修旧如旧”中焕发新活力,创造更多有温度的城市窗口。

龙门浩·下浩里一角

开街后的夜景

温家院子拱门

龙门浩·下浩里的商铺门前

米市街3、9旧貌新颜对比

米市街1-1旧貌新颜对比

下浩正街街巷旧貌新颜对比

望耳楼街景旧貌新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