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由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建科院")负责监理的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工程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项目二标段左线隧道顺利贯通!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不仅标志着工程建设迈入新阶段,更为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2026年6月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工程二标段左线隧道贯通现场
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全长4275米,其中由市建科院监理标段长度为1920米。该段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中Ⅲ级围岩占比33.5%、Ⅳ级围岩占比22.8%、Ⅴ级围岩占比43.7%,且在施工过程中需多次穿越岩溶发育区、断层破碎带以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区域,现场施工安全风险极高,犹如在“地质迷宫”中艰难穿行。
面对如此严峻的地质条件挑战,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创新采用了“多种超前地质预报+超前管棚+高压注浆+沉降监控+动态施工”的综合控制体系。在每一步施工前都经过精心规划与监测,如同为隧道穿上了一层“防护铠甲”。随着掌子面最后一循环爆破成功,这一重大风险源被成功消除。
在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二标段左线隧道施工中,还有两大施工难点。
一是根据工程规划该标段隧道将下穿井西铁路,挖掘作业面距离井西铁路竖向最小净距仅有7.1米,施工稍有不慎便可能对铁路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施工难点,项目团队采用了直径299毫米的超大管棚对铁路下方进行超前支护,巧妙地使开挖面上方形成了拱形梁式支撑结构,最终取得了“大断面、小净距、零沉降”下穿铁路挖掘的惊人成果,展现了项目团队高超的施工技艺。
二是该标段隧道内分岔匝道由标准段3车道反向扩挖至5车道,其工序转换复杂,最大开挖断面达到432平方米,施工难度极大。项目现场经勘察论证,决定创新采用更快速、安全的“反向环向挑顶”施工工法。同时,施工人员将反向燕尾段由连拱工艺优化为小净距施工,将八步工序转换优化为五步工序,这样操作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省了3个月工期,为隧道提前贯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工程对于进一步提升全市交通通行效率具有非凡意义,它将有效缓解目前大学城隧道、双碑隧道的车行通行压力,让市民驾车出入大学城有了更加便捷畅通的道路选择。同时,该项工程也将更加完善沙坪坝区周边路网,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接下来,隧道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将陆续进场作业。相信在市建科院的监理下、施工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大学城复线隧道必将如期全线通车,为山城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