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廊桥飞跨绿水青山 市建科院递交“城市更新”新答卷

       炎炎夏日,到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散步休闲、消暑纳凉成为了不少主城区市民的首选。近日,公园中由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建科院”)原址重新设计修建的新风雨廊桥向市民开放,因其优美的外观造型、精心设计的结构,再次成为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原位于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风雨廊桥为单层木结构,整体呈一字型,全长约144米,是公园环湖亲水步道的重要一环。廊桥坐落青山之间,漂浮碧水之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但经历长时间日晒雨淋,廊桥木质结构开始出现开裂、变形、腐烂等安全隐患。2024年8月,市建科院对风雨廊桥重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拟定了在原址按原样重建的方案。
       在设计方案选择中,市建科院经过多方调查、对比,最终选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新风雨廊桥的主体承重结构,用岩石锚杆基础与原大坝连为整体。造型设计方面,通过在新风雨廊桥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涂刷木纹漆,局部造型使用木材、石材复原的方法,使得新风雨廊桥在观感及触感上与原木结构廊桥保持了一致。


       在主体结构设计中,市建科院提高了新风雨廊桥的整体抗震等级,并在上层造型结构中,采用了竖向构件逐层收进,少框架、多悬挑,少封闭、多架空的设计,极大提升了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达到亲水建筑长期使用不开裂、不变形、不损坏的设计目的。新风雨廊桥结构主体与飞檐造型相互配合,既还原了木结构老廊桥的灵动轻盈、层次丰富,也提升了了市民在休闲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感。
       新风雨廊桥的重建工程是桃花溪彩云湖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建科院在仿古建筑修缮重建方面积累了宝贵且丰富的经验,也是市建科院在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中交出的新答卷。
       青山侧立遮风雨,廊桥横卧镇波涛。未来,市建科院将同新建的风雨廊桥一道,继续为广大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遮风挡雨,保驾护航。